又到年終歲尾,與大陸一樣,年終獎成為近期臺灣社會熱議的話題,不過今年討論的焦點是官員們的年終獎是否應該被削減。島內媒體稱,今年臺灣經濟增長率“保2無望”,經濟不景氣令民間怨氣衝天,“爾俸爾祿乃民脂民膏”,本著這樣的島內共識,臺灣官員們的年終獎成為全民聲討的對象,已有兩名“部長級”官員被砍掉一半的年終獎。臺灣東森新聞評論稱,原本不應成為問題的年終獎,儼然成為考驗政治良心選擇題,這應算是馬當局的“最大失敗”。
  多名高官年終獎被砍
   臺灣企業一般根據一年效益發放年終獎,過去經濟景氣時,島內員工年終獎多達6個月、10個月工資的情況比比皆是,可今年臺灣經濟低迷,多數員工能領到等同一個月薪資的年終獎就不錯了。在整體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,民眾收入沒有增長,官員們的年終獎便成為“眾矢之的”。據臺灣“中央社”報道,上月底臺灣“立法院經濟委員會”以臺灣經濟不景氣為由,宣佈將“經濟部長”張家祝年終獎金砍掉一半,其餘一半凍結,未來必須連續兩季GDP增長超過3%,或連2個月失業率低於4%,才能向“立法院”專案報告申請解凍。據瞭解,張家祝打算經濟發展不達目標不去領。12月2日晚,因臺灣經濟增長率“保2破功”,“立法院”比照給張家祝的“待遇”,刪減了“經建會主委”管中閔一半的年終獎,另一半同樣予以凍結。地方首長也難逃此劫。2日,基隆市議會在審查市政府下年度總預算案時,民進黨議員提案要求凍結“施政滿意度屢屢吊車尾”的市長張通榮的年終獎,最終導致張通榮一半的年終獎“泡湯”。
   有趣的是,“立委”和市議員一邊宣揚政策績效不彰就不應給年終獎,另一邊卻悄悄“自肥”。據臺灣TVBS電視臺6日報道,儘管今年3個會期通過的法案數只有232案,平均一天還不到一件,但“立委”們價值1.5個月薪資、約29.2萬(新臺幣,下同)的年終獎金還是照領不誤,外界因此質疑,“立委”們如此不自省,怎麼還有臉去刪“部會”首長的年終獎。
  官員能拿多少年終獎
   根據規定,臺灣公務員的年終獎包括固定獎和考績獎兩部分。其中,固定獎為1.5個月工資;考績獎金的發放須以工作表現為依據,甲等為1個月,乙等為0.5個月,丙等則不僅沒有考績獎金,甚至連固定獎也會被取消。按規定,甲等比例原則上不超過75%,大多數公務員可以拿到相當於2.5個月工資的年終獎。此外,如果達到“晉年功俸”,考績獎金還可以再加發一個月,即最多可領3.5個月工資的年終獎。而根據規定,台當局“一府五院”首長及相關“部會”高層年終獎固定為1.5個月工資。據島內媒體報道,馬英九的月薪為47.6萬元,“副總統”月薪約35萬元,依此換算,他們的年終獎分別為71萬元和52萬元。台《聯合報》報道稱,臺灣各位“院長”年薪430多萬元,年終獎也有54萬元左右。“行政院”下轄的80名政務官年終獎也相當不菲,其中“部會”正首長約為28.5萬元;政務副首長約為24.75萬元。
   近年來,島內經濟持續不景氣,令官員的年終獎備受詬病。去年10月,國民黨“立委”廖正井就提案稱,若3個月內經濟景氣未轉好,將取消政務官年終獎。去年底,親民黨、“台聯黨”及民進黨“立委”又聯合提案,要求規定“若景氣燈號連續6個月以上為藍燈”,“總統”、“副總統”與全體政務官該年度年終獎金不予發給,雖然相關提案最終未獲通過,但引發輿論叫好聲一片。
  打擊執政團隊士氣?
   臺灣《中國時報》11日以“總統與政務官應退回年終獎金”為題評論稱,民眾收入沒有增長,官員們本應“苦民所苦”,部分“立委”要求刪減相關“部會”首長的年終獎,一時大快人心,但這種羞辱方式同時打擊了“部會”首長及其團隊的士氣與尊嚴,甚至傷害了“內閣部會”的公平性。島內經濟表現差,財經“部會”首長自是責無旁貸,但“立委”這種個別式的選擇刪減終非良策,況且說到負責,作為“總統”與“行政院長”豈不是更應該負責?只知檢討別人的“立委”們,攤開其“立法”績效與成本,是不是更該自我減俸?
   臺灣《經濟日報》日前評論稱,臺灣經濟表現不佳,國際因素與企業本身都有重要影響,現在“立委”藉著審查預算的機會,把“經濟部長”與“經建會主委”的年終獎金給刪了,除了逞一時之快,可能可以產生一些作秀的效果以外,真的不知道能產生什麼實質作用。臺灣《中央日報》社論稱,如果認真追究臺灣經濟不景氣,民進黨難道完全沒有責任嗎?民進黨作為一個想要執政的在野黨,應該放大格局,就經濟政策與台當局相詰難,而不是在小小的年終獎金上浪費時間。(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太曦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)  (原標題:臺灣高官年終獎減半引島內熱議 不景氣致民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siq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